珠寶跨界白酒豪賭:中國環保能源聯手杜甫酒業,PLG冠軍賽式紅海廝殺?

從珠寶跨界到白酒:一場豪賭?
中國環保能源的轉型困境
中國環保能源投資有限公司,這家公司過去主要從事珠寶設計和放貸業務,近年來可以說是每況愈下,深陷泥潭。看看他們過去十年的財務報表,竟然有七年都是虧損的,光是2024年營收只有慘澹的0.66億港元,淨虧損更達到1851萬港元。這根本就是典型的傳統產業衰退案例!面對這種情況,轉型求生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。但問題是,轉型到白酒行業,真的能讓他們起死回生嗎?總覺得這步棋有點像是急病亂投醫。
白酒市場的紅海廝殺
近年來的白酒市場,早就不是過去那個遍地黃金的時代了。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,整個產業已經從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,說白了,就是大家搶同一塊蛋糕,而且這塊蛋糕還不見得越做越大。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2024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的產量竟然還同比下降了1.8%,更誇張的是,頭部企業的市佔率已經超過43%,這代表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,洗牌速度只會越來越快。中國環保能源選在這個時候跳進白酒這個紅海市場,還真需要點勇氣,或者該說是…賭性堅強?尤其想到最近 PLG 冠軍賽 的激烈程度,再看看白酒市場的廝殺,只能說商場如戰場,一點都不假!
海外市場的挑戰與質疑
中國環保能源與四川杜甫酒業達成合作,前者獲得香港、台灣兩地,以及日韓及東南亞10多個國家的白酒銷售獨家代理權。另外,還將擁有在中國市場銷售白酒的非獨家權利。先不說那個三年要達到1.5億元銷售額的目標有多難,光是海外市場這塊,就充滿了挑戰。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就直言,海外白酒消費群體主要還是以華人為主,中國白酒尚未得到外國主流市場的廣泛認可。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客氣,但也點出了現實。想要在海外市場打開一片天,恐怕不是簽個代理協議就能搞定的。更何況現在年輕人都在瘋 ocha 或是精釀啤酒,誰還在喝白酒?再加上萬一遇到像 路怒症 一樣的海外代理商,那可就更頭大了。我覺得,這份協議聽起來很美好,但實際上要實現,恐怕困難重重。當然,如果他們能推出像 fantasy life i: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 一樣讓人沉迷的行銷手法,或許還有機會。
杜甫酒業的曲線上市:資本運作還是實力展現?
借殼上市的光環與隱憂
5月13日,杜甫酒業風光地舉行了主板更名上市暨開市儀式,董事長彭作權還盛裝出席並發表感性談話。但是,各位看官,這種借殼上市的操作,說穿了就是一種 曲線救國 的策略。杜甫酒業想上市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,從2021年就開始嘗試港股IPO,結果 বারবার 受挫,加上A股白酒上市的禁令,讓他們根本走不通傳統的路徑。這次透過銷售代理協議綁定港股的 殼資源,雖然讓他們成功掛牌,但背後隱藏的風險,可一點都不能輕忽。
品牌力與市場地位的落差
杜甫酒業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四川綿竹縣曲酒二廠,後來改名為四川杜甫酒廠,主打「詩酒文化」的IP,聽起來很有文化底蘊,還擁有杜甫、李白等上千件文化商標。他們還試圖打造「酒業+文旅+文創」的產業生態,聽起來野心勃勃。官網上也宣稱擁有兩大生產基地,年產5000噸原酒及1萬噸商品酒。但是,問題來了,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?他們的市場主要還是集中在川渝地區,全國化布局的進展非常緩慢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的實際營收規模與他們想要塑造的品牌價值,根本不成正比!2024年前三季度的產值才剛剛破億,距離他們喊出的「百億產值」目標,還有十萬八千里遠。
港股市場的流動性風險
從港股市場白酒板塊的流動性來看,目前呈現出流動性不足的狀況。像是珍酒李渡,上市後股價長期低迷,日均成交量不足千萬港元。由此可以推斷,市值不足20億港元的杜甫酒業,未來可能面臨估值折價與融資能力受限的雙重壓力。這就像是買了一間 帛琉 的度假小屋,聽起來很浪漫,但實際上根本沒人要去,想脫手都脫不了。
股價波動與市場的真實反應
市場的反應,往往是最真實的。杜甫酒業更名後,股價短期內確實飆漲了79.75%,一度達到0.168港元的最高價。但是,好景不長,隨後股價一路下滑,截止5月16日收盤,股價定格在0.125港元,總市值也回落到約1.62億港元。這種股價的劇烈波動,反映了市場對於杜甫酒業的真實價值,還是充滿了疑惑。就像是 威力彩 開獎一樣,大家都想一夜致富,但真正能中獎的,永遠是少數。短期炒作可以讓股價衝高,但長期來看,還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。
資本狂歡背後的隱憂:中小酒企的生存困境
短期的股價狂歡與長期的產業根基
杜甫酒業借殼上市,不僅是中小酒企急於資本化的一個縮影,也是業外資本試圖抓住白酒行業「抗周期神話」的一個典型案例。短期內,這種跨界合作確實可以通過新穎的概念炒作,成功推高公司股價,為市場帶來一波短暫的狂歡。但長遠來看,缺乏堅實產業根基的資本運作,終究難以抵禦行業下行週期帶來的衝擊。這就像是 青鳥 行動一樣,短時間內聲勢浩大,但如果沒有實際的政策改變,最終也只會曇花一現。 更何況現在 總統府 也是風雨飄搖,誰能保證未來會更好?
產能數據的真實性考量
杜甫酒業官網上宣稱,公司佔地面積廣闊,集團下屬多家子公司,擁有兩大生產基地,具備年產5000噸原酒及1萬噸商品酒的生產能力,試圖藉此彰顯公司的強大實力。但業內人士對此卻持保留態度。四川某大型原酒廠的負責人就曾直言,即便自家酒廠佔地更廣、設計產能更高,也不會將產能拉滿,否則會對酒質造成破壞。這種說法,無疑對杜甫酒業的產能宣傳提出了質疑。就像 仁寶股價 一樣,帳面上的數字再漂亮,如果實際營運狀況不佳,股價還是會下跌。所以,產能並不是越大越好,關鍵還是要看品質。
銷售目標的挑戰與市場現狀
中國環保能源曾發公告稱,將在中國港澳台及東南亞地區獨家銷售杜甫酒業的白酒產品,並預計在三年內實現不低於1.5億元的銷售額。這目標的設定,無疑對杜甫酒業的銷售業績提出了嚴峻的挑戰。就目前市場環境而言,要實現這目標並非易事。白酒市場競爭激烈,品牌眾多,要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,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精力。更何況,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喝白酒,市場需求正在發生變化。想要在三年內實現1.5億元的銷售額,恐怕要 蔡力行 親自出馬,才有可能達成。
品牌建設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
在我看來,如果杜甫酒業真心想在白酒行業有所發展,現在真的不應該急於搞資本運作,而是應該腳踏實地,深耕細作,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。只有這樣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,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。就像是 WTT 賽事一樣,光靠炒作話題是不夠的,最終還是要靠選手的實力說話。杜甫酒業需要好好思考,如何提升自己的產品品質、拓展銷售渠道、加強品牌宣傳,才能在白酒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。
本文 zebra091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zebra091.com/post/1767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